第102章 论道-《珠联璧合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夏夜里风雨来得极快,  电闪雷鸣之后,  便是噼里啪啦的雨水砸在屋顶的瓦片之上,  犹如落珠,  其中夹杂着孩子嘹亮的啼哭声。

    韦姌在廊下疾走,斜风骤雨,  肩头被打湿了些。她迅速推门而入,屋内烛火明亮,  乳娘王氏和陈氏正在哄抱孩子,  见她连忙行礼。

    “给我吧。”韦姌伸出手,  王氏便将孩子交给了她。

    孩子被雷霆之声惊吓,  啼哭不止,  韦姌心疼,  抱着他轻拍,念道:“乖乖,  娘亲在这儿,娘亲保护你,  莫怕。”孩子还未满月,没有名字。

    哄了一会儿,  孩子揪着韦姌的一缕头发,渐渐止了哭声,小身体一抽一抽的还在啜泣,  黑黑的眼珠直盯着母亲看。韦姌每日都要亲带他几个时辰,同他说话玩耍,母子之间没有旁的世家高门那般生疏。相反孩子十分认她。

    王氏擦了擦额上的汗说道:“小公子最怕打雷,  奴婢怎么哄都哄不好,夫人一来,小公子就不哭了。”

    陈氏附和道:“真是母子连心那。快看,小公子都笑了。”

    韦姌看着儿子的笑容,心也跟着他冬雪消融,低头亲了亲婴孩嫩白如蛋的脸颊。先前因为萧铎而生起的些许郁闷,也随之散去了。阳月拿手帕把孩子脸上的泪水都擦掉,心疼道:“天可怜见的,小脸都哭红了。身上也全都湿了,小姐,给小公子换身衣服吧?”

    韦姌应了声,将孩子抱到榻上,王氏和陈氏连忙去取衣物。

    这时候,一个侍女慌慌张张地跑来,指着门外说道:“夫人,不好了,门外,门外来了很多和尚,坐在那儿就不走了!殿下不在府中,管家请夫人示下,应当如何处置?”

    韦姌皱了皱眉头,这些人想必来者不善,应该是因为近来城中闹得沸沸扬扬的拆毁寺庙和强迫僧侣还俗的事。这些和尚来示威静坐,明日满月宴,那么多人往来,岂非一眼就能看见?何况外头大雨,萧府不能视做不见。

    韦姌道:“传我命令,要府中仆役都出去搭个雨棚,别让高僧们淋着雨。我换身衣服就来。”

    阳月连忙道:“小姐,此事还是静观其变吧?您不宜出面。”

    “若为公事,他们大可以到官衙去,却跑到府门前来,势必是另有所图。阳月,吩咐厨房做些汤面。”韦姌看了榻上的孩子一眼,他闭着眼睛,哭累了,便睡了过去,浓密的睫毛上还挂着泪珠。韦姌叮嘱了两位乳娘小心照看,就回房去换衣服了。

    萧府门前静坐的僧人足有百人,呈扇形而坐,堵得人根本无法进出。最前面的是五位高僧,手持木鱼,盘腿念经。未多时,萧府的大门打开,里面冲出来几十个仆役,开始给这些高僧搭建雨棚。

    五位高僧本以为这些仆役是来驱逐他们的,已做好舍身护道的准备,怎料他们非但没驱逐,还撑起了一方避雨的天地,不禁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紧接着又有侍女端着热汤面出来,逐一送到他们的手上,还招呼他们趁热吃。

    这下僧侣们都有些意外了,怎么跟想象中的流血冲突完全不一样?

    “清汤素面,没沾荤腥,刚刚我也尝了一些,味道尚可,大师们怎么不吃?”府中传来清亮的一声,众僧抬头望去,见一女子并一婢女从门内翩然踏出,在府门前站定。其余的仆役立于她们身后,只做护卫之用。

    灯笼暗淡,雨幕浓厚,僧人们未把那女子的样貌看清。

    领头的一位高僧执手问道:“阿弥陀佛,请问施主是……?”

    “大师不用管我是谁,总归是萧府之人便是。您且说说大雨夜,如此多人坐在我府门前,所为何事?”韦姌不卑不亢地问道。那边简易的雨棚正在搭建,僧侣们多是坐在地上,积水成流,僧袍多半都被打湿了,湿哒哒地挂在身上。
    第(1/3)页